从童工到省级劳动模范的历程
http://www.ybxww.com 2012-1-13 来源:bet365体坛快讯

 ——记四川省劳动模范宜宾九彩虹公司副总经理李正林

2012年1月13日,笔者采访了14岁离乡打工,历尽艰辛,奋发图强,从一名童工成长为省级劳动模范的历程。

 

他是宜宾县工商联常委,宜宾九彩虹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宜宾市烹饪协会会员,宜宾市烹饪名师,是宜宾市老龄委表彰的敬老孝亲先进典型。他就是2010年“五一”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的李正林。

 

十四少年离乡  童工艰难谋生 

李正林出生在宜宾县喜捷镇新民村齐心组的一个贫寒的家庭。1982年,14岁的他小学毕业,因家乡贫穷落后,六口之家的家庭十分困难,未能继续上学。他毅然决定离开父母,踏上外出打工独立谋生的艰辛之路。

 

1982年9月初,与他一同上学的同学都背上书包上初中去了,他不甘心在家里和父母家人种地,继续过着贫穷的生活,他去到宜宾市十八间的一个建筑工地,从小工开始做起,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他的一双小手不断磨起血泡干茧,幼嫩瘦小的脸庞被晒得黝黑,童工的艰难辛酸让他记忆犹新,一个月却只能获得微薄的工资。他省吃俭用,除了自己的生活费,将剩余的钱邮寄给父母,补贴家庭生活。这样艰难繁重的体力活,他一干就是5年,付出的代价比成年人要多,回报却少,他看到有技术的工人才能获得较好的收入,就开始思考学技术,谋求致富之路。

 

1987年8月,他开始拜师学习烹饪技术。他从洗碗端茶送水开始做起,十分踏实勤快,一有空闲间歇就观察师傅师兄配菜烹调,师傅看到他是一个勤劳有心的孩子,决定收他为徒。他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烹饪技术一天比一天好,受到师傅肯定,是师傅的得意门徒,是师兄弟的佼佼者,获得同行的赞赏。他的烹饪技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决心在烹饪行业做出成绩,证明当初选择学习烹饪技术实现脱贫致富的道路是正确的。 

技艺学成返乡  舞台展示才干  

1989年,李正林辞别师傅,带着技艺和自信回到家乡,到离老家不远的玉龙镇的天然饭庄。他把自身的技艺,融入到老板的经营理念中,利用家乡的土特产,独创风味小吃,打造天然品牌,当地客人对他做的饭菜赞不绝口,天然饭庄日渐兴旺,老板喜上眉梢。李正林也得到相应的回报,年收入二万元以上,摆脱了贫困,在老家盖起了“小洋楼”,乡亲们夸赞他“靠锅铲发家致富”。 

宜宾九彩虹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农家乐餐饮为主的民营企业,业主是他的二叔全国劳模李兴海。李兴海看上了他的技艺,高薪聘请他担任厨师长。李正林十分欣赏九彩虹优美的生态人文环境和李兴海先进的经营理念。1999年,李正林告别天然饭庄,来到九彩虹“农家乐园”。 

李正林充分利用自身超群的烹饪技艺,带领员工为顾客提供色鲜味美的饭菜。李兴海看上了李正林的才干,很快就委以副总经理的重任。在李兴海和李正林合拍的领导下,九彩虹服务热情周到,生意火爆。而今九彩虹具有高、中、低档价格项目,为各类人群提供优质服务,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会议服务和承办红白喜事于一体,天然绿色食品,赢得当地四面八方各类顾客的称赞,北京、上海等地的商人,演艺界的名人,全国各地有关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夸奖,称赞九彩虹是“川南最好的农家乐酒店”。 

个人发家致富  不忘回报社会

1999年,李正林支持妻子罗金田在宜宾县喜捷镇玉龙街开设以面食为主的小吃店方圆面庄,生意兴隆。他将自身做宜宾燃面、口蘑面、京酱面、竹荪面、肥肠面、三鲜面、牛肉面、小龙包子和鸭儿粑的技艺传授给妻子,也同时毫不保留地将技艺先后传授给家乡请来的12名农村青年。他鼓励12名农村青年带上技术自己开设面馆发家致富,将技艺再传授给其他家乡青年,鼓励他们学做面食技术,将来自谋职业脱贫致富。在方圆面庄务工者每月实际收入1000多元。 

李正林勤劳节俭,不打牌,不吸烟。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帮助妻子的餐馆做早点食品,8点前就赶到九彩虹主持工作,带领员工为客人准备一天的饭菜。 

李正林在城镇购买了商品住房和门面,他的生活富裕了,没有忘记生养他的土地,不断为乡亲脱贫献计献策。他先后帮助12名困难学生解决读书问题,学生和家长感激不尽。他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得到社会的高度赞扬。他关心照顾老年人,赢得老年协会的充分肯定。他在九彩虹公司免费培训厨师46名,先后向外地输送26余名烹饪骨干。他将每年领取的劳模慰问金捐助贫困者。

李正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10年4月29日,他参加了四川省第六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他的努力在继续,发展在继续,贡献在继续,爱心在继续。 

(文/图 闵书文 佚名 编辑 闵书文)